AI与智能硬件编程入门课

3-4 颜色原理

课程简介

本课程将学习颜色原理和RGB LED控制方法,了解光学三原色的组合方式,掌握创建和使用子函数的方法。

视频:米思奇讲解

目录

  1. 知识点
  2. 学习任务
  3. 电路搭建
  4. 程序编写

一、知识点

1. 屏幕的秘密

手机屏幕放大效果

图1 手机屏幕放大效果

生活中的大多数手机和显示器,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,都是由很小的红绿蓝三色发光点组成,通过调整发光点的明暗比例,就可以使显示器显示出不同的效果了。

2. 什么是三原色?

三原色

图2 三原色

当红绿蓝以相同比例混合时,就会产生白色,因此红绿蓝被称为光学三原色。

之所以是红绿蓝是因为人对这三种颜色最敏感,而且这三种颜色不能通过其他的颜色合成产生。

二、学习任务

学习有参数子函数的创建。

三、搭建

1. 电路图

电路图

图3 电路图

2. 实验材料

arduino主控板模块、电池盒、三种颜色LED模块、100Ω电阻、开关、导线

实验材料图

图4 实验材料图

3. 实际搭建图

搭建图

图5 搭建图

四、编程

1. 流程

定义引脚及变量 → 创建子函数(有参数) → 红绿蓝LED熄灭 → 运行子函数(参数不同) → 延时……重复

流程图

图6 流程图

2. IDE编程

程序要点:

  1. Setup(初始化函数)中编写定义引脚模式
  2. 创建颜色显示子函数
  3. Loop(主循环函数)中编写运行子函数(参数不同)→延时
IDE程序截图

图7 IDE程序截图

3. 米思奇编程

程序要点:

  1. 定义管脚序号及模式
  2. 创建颜色显示子函数
  3. Loop(主循环函数)中编写运行子函数(参数不同)→延时
米思奇程序截图

图8 米思奇程序截图